水產微生物制劑的正確使用
隨著我國水產養殖集約化的蓬勃發展,養殖水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由于環境惡化造成的水產動物疾病或由此引發的傳染性疾病大量劇增,已成為制約水產養殖業健康發展的主要障礙。
針對當前養殖環境急劇惡化的局面,當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其一:是物理法即采用沉淀池過濾或沸石粉吸附,將養殖水體中的雜質和污染物去除,此方法不會對養殖環境造成二次污染,但其弱點是對于資源的浪費卻是驚人的;
其次:是化學法,此方法是延續了幾十年的傳統養殖處理方法,即采用生石灰、漂白粉、絮凝劑、含氯或含溴消毒劑以及一些染料等有機或無機化合物來改善水質,這種方法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只能在短期內產生效應,但其在改良水環境的同時,會對水產養殖動物產生不良影響,有些甚至會對環境與食品安全產生重大影響;
再次:是生物法即利用有益微生物在水體吸收氨氮、亞硝酸氮及硫化氫等,有效分解大分子有機物,同時抑制致病菌的大量繁殖,這是一種治本的環境處理方法,也是推行綠色養殖的最佳措施。
一、 有益微生物的種類、用途及使用要點
1. 光合細菌
這是一類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目前在水產養殖上普遍應用的有紅假單胞菌及紅螺菌,其特點是在菌體內含有具有光合色素,可在厭氧、光照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陽光獲得能量,但不產生氧氣。其在養殖水體內,可利用硫化氫或小分子有機物作為供氫體,同時也能將小分子有機物作為碳源加以利用,以氨鹽、氨基酸等作為氮源利用,因此將其施放在養殖水體后可迅速消除氨氮、硫化氫和有機酸等有害物質,改善水體,穩定水質,平衡其水體酸堿度。光合細菌作為開口餌料與飼料添加劑提供營養、改善個體的體質;抑制有害藻類的繁殖、促進有益藻的生長繁殖等功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光合細菌在2個方面的用途比較廣,其一是當養殖底部有硫化氫產生的話,及時潑灑光合細菌是特效的解決方法,使用過程中最好與沸石粉合用效果更佳。其次在控制藍藻,調節藻相時,將光合細菌與腐植酸鈉合用,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當前光合細菌產品存在的問題,一些菌種不純的產品及有效活菌數少的產品介入了市場,如何檢測可采用PH范圍在5.5-9.0的精密試紙,若PH小于8.5,基本上達不到有效活菌。
2. 枯草芽孢桿菌
為革蘭氏陽性菌,是一類好氣性細菌。該菌無毒性,能分泌蛋白酶等多種酶類和抗生素。其呈桿狀,寬度0.5~0.8um,長度1.6~4.0um,利用芽孢繁殖,芽孢位于菌體中央,由于其芽孢繁殖的特性,芽孢對高溫、干燥、化學物質有強大的抵抗性,因此十分便于生產、加工及保存。枯草芽孢桿菌菌群進入養殖水體后,能分泌豐富的胞外酶系,及時降解水體有機物如排泄物、殘餌、浮游生物殘體及有機碎屑等,使之礦化成單細胞藻類生長所需的營養鹽類,避免有機廢物在池中的累積。同時有效減少池塘內的有機物耗氧,間接增加水體溶解氧,保證有機物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的正常循環,保持良好的水質,從而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此外枯草芽孢桿菌在代謝過程中可以產生一種具有抑制或殺死其它種微生物的枯草桿菌素,此種抗生素為一種多肽類物質,可將養殖池底沉積物中發光弧菌的比例降低,抑制水體中致病菌的繁殖。使用枯草芽孢桿菌前活化為必須的措施,活化方法通常為采用本池水加上少量的紅糖,浸泡2-4小時后即可潑灑,同時要注意枯草芽孢桿菌的有效率,鑒別芽孢出現率若低于60%,則表明效果較差。
3. 側孢芽孢桿菌
為革蘭氏陽性菌,是一類好氣性細菌。可分泌特殊胞外物質,直接觸殺藍藻細胞;易于吸收,并可激發浮游植物微觀生物活性,促進養殖水體優良藻相形成,同時可分泌大量幾丁質可抑制真菌繁殖。通常用于控制青苔及水綿,抑制藍藻水華發生,是一種安全的生物控制方法。使用時若與腐植酸鈉合用,則效果更佳。
4. 巨大芽孢桿菌
為革蘭氏陽性菌,其最大特點是在繁殖過程中,可將池塘底部的難溶的含磷物質分解,轉化為植物可利用的磷元素,在植物根部形成優勢菌群,從而起到護根護草作用。
5. 地衣芽孢桿菌
為革蘭氏陽性菌,是一類好氣性細菌。可快速消除有機污染,高速凈水,同時降低氨氮及COD,若與枯草芽孢桿菌配合使用,改良水質效果更快。
6. 水產合生元:系國家發明專利產品。目前已在國內外的大型生產單位進行應用,為一種新型、高效、定向的微生態產品,它的主要成分有:1)酪酸菌即丁酸菌,為梭狀芽孢桿菌,其作為動物腸道內正常菌群中的一種有益菌,可大量補充腸道內正常菌群的數量,并能促進其它有益菌群的增殖,糾正菌群失調、重新建立和增強腸道內有益菌群的優勢、抑制致病菌的生長,減少腸源性毒素的產生,并能在腸粘膜表面形成微生物屏障,阻止有害菌的定植和入侵。從而改善腸道內微生態環境,且不受高溫的影響。2)凝結芽孢桿菌,其為能夠形成孢子、又能產生乳酸、兼性耗氧或者需氧的桿狀菌,在腸道內產生酶和維生素類營養物質,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同時對于顯著地降低過氧化物酶活性,有明顯的抗炎治療作用,對于嗜水氣單胞菌、副溶血弧菌尤其是綠弧菌具有明顯抑制效果。3)三甲銨乙內脂,新型抗應激劑,有效保護肝腎臟,避免應激反應。4)人參皂甙,生物修補肝細胞劑。5)果寡糖等。目前在華南地區及東南亞地區得到了規模應用。
7. 超能菌:由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膠凍芽孢桿菌、植物乳桿菌、乳酸片球菌、硫桿菌及生命活性物質。快速培養水色,、強力分解池底和水體中的有機物(殘餌、糞便及死藻等),并將其轉化為藻類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成分,穩定藻相,增加水體溶解氧;
在水體中可快速增殖并形成優勢種群,競爭性抑制病原微生物,如弧菌(引起鯽魚鰓出血、南美白對蝦偷死)、嗜水氣單胞菌、(引起魚類爆發性出血病、南美白對蝦白便癥)等,、增強池塘底質自凈能力,生物修復養殖池塘底部環境,促進物質能量循環。
8. 超益菌即生物絮團菌,由硫桿菌、糞鏈球菌、酪酸菌、凝
結芽孢桿菌、酵母菌菌等組成,其特點是采用先進的半流體高密度發酵專利工藝,其劑型特殊具有獨創性,產品有效活菌數高,芽孢轉化率高達95%以上,雜菌率低,保留細菌發酵代謝產物,增加水體生物活性物質。作用為改善水色,穩定藻相,穩定pH值,生物抑制致病菌,保持水體最佳狀態;水底雙改,超強凈水。
9.硝化細菌:硝化細菌系指利用氨或亞硝酸鹽作為主要生存能源,以及能利用二氧化碳作為主要碳源的一類細菌,為化能自養菌,專性好氧,大多為專性無機型。硝化細菌可分為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兩大類群。硝化細菌是一種好氧菌,在水體中是降解氨和亞硝酸鹽的主要細菌之一。硝化細菌有兩個屬,其中一個屬是把氨氧化成亞硝酸鹽,從而獲得能量,另一種則是把亞硝酸鹽氧化成硝酸鹽而獲得能量,在pH、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分子氨和亞硝酸鹽對水生生物的毒性較強,而硝酸鹽對水生生物無毒害,從而達到凈化水質的作用。由于亞硝化菌的生長速度比較快且光合細菌也具有降解氨氮的作用,因此現代水產養殖已能成功地將氨氮控制在較低的水平上。而對于亞硝酸鹽積累問題的處理,一直成為一個難題,由于自然界中的硝化菌生長極慢(約20小時一個繁殖周期)且還沒有發現有其它的任何微生物可代替硝化菌的功能,當水體內沒有足量的硝化細菌存在就限制了亞硝酸鹽的降解,尤其在高密度養殖池塘方面水產動物普遍發生“亞硝酸鹽中毒癥”,所以養殖過程中產生的亞硝酸鹽就成為阻礙養殖發展的關鍵因素。硝化細菌它們的作用最終將氨氧化成硝酸態氨。故其主要的功能是降低水體的氨氮,減少其對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穩定水質;它們在物質循環中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它的缺點是生長繁殖慢,因此有必要在養殖環境中進行人工補充。在使用時要注意應用水體的有機質及使用時機問題。
10.酵母菌: 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它在有氧條件下,酵母菌將溶于水中的糖類(單糖和雙糖)、有機酸作為酵母菌所需的碳源,供合成新的原生質及酵母菌生命活動能量之用,對糖類的分解,可完全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條件下,酵母菌利用糖類(單糖和雙糖)作為碳源,進行發酵和繁殖酵母菌體。因此酵母菌能有效分解溶于池水中的糖類,迅速降低水中生物耗氧量,在池內繁殖出來的酵母菌又可作為魚蝦的飼料蛋白利用。還具有促進水體中其他有益菌的生長繁殖,穩定微生態平衡的作用。
11.放線菌:目前在水產上應用的主要是嗜熱性放線菌,對于養殖水體中的氨氮降解及增加溶氧和穩定pH值有均有較好效果。尤其是在甲魚養殖溫棚內應用效果更佳。
12.蛭弧菌:是寄生在某些細菌上并導致其裂解的一類細菌,目前國內應用于比較普遍的是嗜水氣單胞菌蛭弧菌,其潑灑養殖水體后,可迅速裂解養殖水體主要的條件致病菌-嗜水氣單胞菌,減少水體致病微生物數量,能防止或減少魚、蝦、蟹病害的發展和蔓延,同時對于氨氮等有一定有去除作用。可改善水產動物體內外環境,促進生長,增強免疫力。EM菌:為一類有效微生物菌群,蛭弧菌是寄生于其他細菌并能導致其裂解的一類細菌。屬于蛭弧菌科,單細胞、弧形或逗點狀、或呈螺旋狀。運動活躍、革蘭氏陰性、胞內蛋白含量較高。是生物防治有害細菌的一種有力武器
13.EM菌是采用適當的比例和獨特的發酵工藝將篩選出來的有益微生物混合培養,形成復合的微生物群落,并形成有益物質及其分泌物質,通過共生增殖關系組成了復雜而又相對穩定的微生態系統。由光合細菌、乳酸菌、酵母菌等5科10屬 80余種有益菌種復合培養而成。EM菌中的有益微生物經固氮、光合等一系列分解、合成作用,可使水中的有機物質形成各種營養元素,供自身及餌料生物的生長繁殖,同時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降低氨、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的含量,提高水質質量。
二、警惕微生態制劑使用誤區
1.清醒的認識
①微生態制劑大都是還原劑;
②消毒劑大都是氧化劑。
2.不能從濫用消毒劑的誤區走向另一極端
①應地制宜、應時而論。
三、前景與現實
著名微生物學專家魏曦教授預言的那樣:“光輝的抗生素時代之后必將出現一個微生物制劑的時代”。因此可以這么說,微生物制劑將成為保障水產養殖成功主要必需品,必將會得到廣大養殖業者的認可與肯定。
枯草芽孢桿菌
水產合生元
超能菌
硝化細菌超益菌